我在工作中时常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交待一个人去做一件事,他可能做得很好,但是你让他去讲一讲自己做这件事的思路,却往往一塌糊涂,经不起推敲。


为什么会这样?


我想这可能有两个原因:其一,工作上遇到的问题90%以上都是相似的,只需要把前人的成果照搬过来,加以修改,即可成形。其二,大部分职位看重的是执行力,也就是去“做”具体的事,而操作层面的活计,可以模仿前辈们的做法,其内在的逻辑和机理是什么样并不重要,重要是“这么做不会错”。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工作了十年的人只是把一年的经验重复了十年的原因。但是,如果你想要在工作中表现得更好,你需要深入表层,去建立自己的逻辑思维框架。


逻辑,按照百度百科的定义,指的是思维的规律和规则,是对思维过程的抽象。


那么怎么才能提升逻辑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不妨想像一下自己什么时候知识学得最扎实?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答案肯定是学生时代。因为课本篇章之间的编排是很讲逻辑的的,并且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后面的知识与前面的息息相关,也就是说,知识点之间在不断地发生强化和连接。


关于课本对人的逻辑思维的形成,李笑来曾在《一小时建立终生受用的阅读操作系统》的知乎live上这么说:


看学生的课本,每一章基本上都在讲解一个概念,先告诉你, 那个概念究竟是什么意思,有清楚的定义,然后,再告诉你它究竟是什么,不是什么,和什么很像,但不像的地方空间在哪里;然后再告诉你怎么用这个概念,怎么用是对的,怎么用是错的,什么地方需要格外注意......然后就是练习题了,考核的都是刚才说的那些。你看看是不是这样?你看,物理书是这样,数学书是这样,化学书也是这样......确实都是一样的?让孩子把一本书的概念抄下来,背会他,死记硬背,到学的时候很简单就理解了。
李笑来《一小时建立终生受用的阅读操作系统》


在工作过程中,我也曾经动用过各种搜索工具把自己不懂的概念记录下来,但却发现,即便这样,我对概念的认知也并不清晰。后来我明白了,清楚的定义只是第一步,那只解决了“是什么”的问题,并且只是别人的理解。但如果要运用自如,还需要解决“不是什么”和“怎么用”的问题,经过了这样的消化,这个概念才算真正明白了,虽然比较麻烦,但我们可以建立自己专有的知识库,日积月累,就可以形成行业认知。有些小伙伴可能觉得太麻烦,殊不知“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不想认真读的书,也就没有价值去读它。我们要不是认真地读书,就干脆不要读了。


深入每一个具体行业,都有非常多这样的概念值得挖掘。拿我所在的通信行业来讲,“云计算”、“API”、“SDK”、“互联网+”这些都是我们在日常工作中经常挂在嘴边的概念,但是有几个人能真正说明白它们的含义呢?可能很多人根本都没意识到他正在说出一个又一个自己并不懂的概念,可怕的是我们常常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我们认真地去学习生活中的问题,把主要的需要关联的一些概念弄懂,问题就简单了。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真正对自己有用的知识是很有限的,对于知识的理解是基于概念及其延伸。 我们把这些概念关联起来,把这些关联再捋顺,这个能力就是逻辑。逻辑清楚会让思维像水一般自然流动,我们的表达力和说服力会自然而然随之提升。这对于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来说意义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