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刘润老师在专栏里提到了一个关于微软食堂的故事。


微软为员工提供午餐和晚餐,但是菜式很久不变,所以大家吃着吃着就腻了,都希望供应商能换换口味。


这时候你第一反应是怎么做?强行要求供应商每周更换菜品?每月更换大厨?或者公司提供菜单,供应商照做?


但是所有的改变都会有成本,因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啊。后来微软行政部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本质不是供应商有问题,而是微软和供应商之间的关系有问题。于是,微软行政部最后决定,改变模型:


午餐、晚餐选择不同的供应商,午餐做得不好,做晚餐;还是不好,就换掉。


用午餐的人多,所以更赚钱。自从这个“做得好就赚钱”的模型开始实施,那些此前表示“我们已经做到了极致”的供应商,纷纷开始脱胎换骨。



2

看完之后不禁感叹:什么是洞察力?这才是洞察力啊!解决问题的方式有一万种,但是最有效那一个,一定是用洞察力看透本质,改变模型


这让我想起自己在新房装修过程中的一个小故事。背景是,我们装修时担心偷工减料的情况发生,所以选择了半包的施工队,又担心自己不懂,所以同时请了第三方监理。


这里给不懂装修的小伙伴先普及一下,装修方式分为半包和全包,半包是包工不包料,全包是包工包料。


监理每次上门检查后,都会在监理群里编辑好上门报告,包括他认为的所有隐患,但是在监理、工长、我们的三方群里,却很少说话。


这样的话,问题来了:我们看到监理反馈的问题,就去找工长论理(毕竟监理是站在业主这边的嘛)。工长一听又很恼火:监理在现场怎么不说明白?现在让我跟你们业主聊,你们又不懂,那我的时间全花在跟你们解释和沟通上了,我还要不要干活?


这时候,你说该怎么办?我曾要求监理老师把上门报告也发到三方群里,让工长也看下;也尝试用各种方式平复工长的情绪,但是效果都一般。后来我意识到,监理把工作报告发到监理群,是为了让同事们知道自己干活了,这样一来他的绩效就有保障了,把上门报告发到三方群里对他来讲没什么必要,反倒可能增加口舌。


意识到这个问题后,我把监理群的客服经理拉到了三方群里,告诉她:你什么也不用说,不用做,只需要在这个群里就好!


但出乎我意料的是,效果却出奇地好。工长不再抱怨,监理也变得开始积极沟通,后面的装修进度也顺风顺水。为什么?就是因为拉了客服经理进来,如果工长抱怨,会直接影响客服经理在监理公司内部的反馈,进而影响监理的绩效。


自从这个“不沟通就影响绩效”的模型运转起来后,监理的能动性就被调起来了——谁没事跟钱过不去呢!


每次想起这回事,我都觉得自己使用了一个四两拨千斤的方式,解决了一个“系统”问题。(可惜呀,还是在无意间做到的)



3

系统思维的体现,其实不论事大事小,就连平时工作发邮件,其实都可以体现系统思维:本该做的事,责任人不愿意做,那就发邮件时抄送TA的领导。领导什么也不用说,什么也不用做,领导的作用同样是“只要在就好了”!


以前我们总是说,所有的不对,都是人的不对,但你能否从今天的小故事里读到一个信息呢:元素再重要,都不如系统重要;人再重要,都不如模型重要。


所以,以后如若再遇到棘手的难题,请提醒自己拨高一个层次去看待。从元素上升到系统,从个体上升到模型,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地解决问题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