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这前两周,去青岛和上海各出差一次,最大的收获是认识了一些不太一样的销售。 之所以说不太一样,是因为他们拿项目理讲究运作,而不是像之前我接触的一些销售一样,更依赖产品本身。

 

这么说可能不好理解,销售隶属于某家公司,卖的不正是这家公司的产品吗,怎么可能不依赖产品本身呢?

 

这与行业发展与产品状态有关。 在一些领域,产品同质化比较严重,这时候你拿产品本身去PK是没有明显优势的,这时候商业运作就比较重要。

 

此外,对另一些比较前瞻的热门领域,例如城市大脑,市场上充斥着大量华丽的概念,但真正的落地项目数量极少,而且就算有项目机会,也很少有供应商能整个接盘的,大部分供应商都只能参与其中的一部分工作。 这时候把几家合作伙伴凝聚起来,一起把项目拿下,也是一种能力。 这同样涉及一部分商业运作。

 

尤其总金额比较大的项目,光靠产品实力拿下也是不现实的。 而运作也不是一件容易事,需要对客户需求、客户内部关系、行业上下游都有比精准的拿捏,才能在脑海里勾勒出清晰的合纵连横方法。 “真正的好销售还是要到一定年纪的。 ”昨晚吃饭时,一位销售负责人这么说。

 

作为一个不那么通晓人情和市场规律的小白,我承认这种以商业运作作为重要策略的销售方式让我大开眼界。 一方面,运作好了就是双赢,既能保证客户功能实现,己方也有利润可得,行业内的人缘也会更好; 另一方面,运作得当了,后端人员的投入就更有针对性,不会做太多无用之功,对内也好交代。

 

当然,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会被诟病,一是有产品情怀的同事们可能会觉得产品的重要性体现不出来,二是以销售产品为主要策略的销售也会觉得“玩得太花俏了”。

 

不论如何,只要真正想做事,总是会有争议。 每一种立场或许都对,也或许都不对。

 

2019年,我作为一名售前解决方案,一直感到不轻松。 从技术思维(为主)变成了业务思维(为主),已经花了半年多的时间,这番转变算是多了一些对市场行为的了解。 这段时间自从接触到了这些以运作作为主要策略的销售,又让我深深觉得自己对市场的理解还是太浅薄,需要从产品思维转变成市场思维。

 

这将又是一次艰难的自我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