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加了不少社群——PPT的、职业规化的、英语的……但没有一个能让我坚持下来,而它们都无一例外是“中心化社群”。


好像一直以来社群就应该是这样,我也从不觉得有问题。


但在今年我认识了007,这真是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社群,也是我接触的第一个去中心化社群。它打破了我对传统社群的认知。


或许以往那些中心化社群的聚光灯太亮,但社群成员不是被拉来当观众的,没有聚光灯来雨露均沾的话,热情的火苗很容易熄掉。


而007的去中心化,让每个人都有参与值月工作的机会,将彼此对社群所存在问题的审视、以及个性化的idea落实在具体运营中,也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这让我想到一位程序员朋友所在的公司,这家公司没有专门的项目管理部门,也没有专人做项目经理。相反地,任何一个项目由若干研发部门协同完成,其中负责核心业务开发的部门来做项目管理。我能想到至少三个这样做的好处——


各部门都有机会操练项目管理能力,尤其是进度把控和沟通协调能力;

各部门的不同风格在对比、总结、调优中得到适合公司的项目管理方法最优解;

各部门势必通过负责核心功能体会使命感,也势必通过负责支撑功能而增强协作力。


这与007的“去中心化” 在根本上是相似的,每个人都有登上舞台的可能。拿起手中的画笔,你也可以一张蓝图绘到底。


但“去中心化”并非任由所有的班级和社群野蛮生长,“去中心化”的表象背后必然有一套底层逻辑在支持着,而这套底层逻辑就是社群的玩法,也就是社群规则。


拿社群成员的“卷入”程度——这个传统社群的命门举例。我们都多少加过一些社群,但往往一开始的新鲜感过去后就开启了漫长的潜水。


也就是说,在 “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 的发展链条中,传统社群的成长期很短暂,很多甚至没有到达成熟期就已经死掉了,或者对你来说它已经死掉了。


也许有成员取得了很大成长,但为什么不是你呢?有人可能会简单粗暴归结为自己不够坚持,但007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


得益于不出局系统的统计,以及严苛的的作业雨规则,每个人在007的践行历史都有据可查,所有的偷懒都无所遁行。但,007并非一个只会被动执行的社群,作业雨的提交只是个开始。点评环节则让社群成员感到自己是“被需要”的,因为上下楼的文章都等着你反馈呢,你的缺席不是1/77的缺席,而是1/2的缺席。换句话说,个人的重要程度被放大了。


由于我比较喜欢观察社群运营,所以把007的社群运营模式单独拎出来,说说它给我带来的思考。




关注周磨磨,一起变更好↓↓↓

一周一磨  拓展认知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