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说起“输在起跑线上”,很多像我一样80后90后的大朋友应该并不陌生,毕竟我们从小就是在爸爸妈妈的这种育儿焦虑中成长起来的。而很多年轻的爸爸妈妈或许更是深有感触。


我看过我的一位年轻的堂姐,对自己千般不舍得,省下来钱给孩子报跳舞班、朗诵班。我见过高三时班上有好几个同学吃着爸妈买的“金思力”,补充DHA(暴露年龄了……)。我也见过年迈的姨父骑着小三轮,连续好几年的周末送小孙子去学跆拳道,风雨无阻。


身边有很多父母,自己吃什么苦都值得,把钱省下来给孩子花高价报班、吃补剂,生怕一不留神就被别人家的孩子远远甩在后面。总之,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也是他们时时挂在嘴上的育儿经。


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真的就能不 “输在起跑线”上吗?什么才是孩子的“起跑线”呢?





    

02

    


今天读了《武志红的心理学课》,其中一篇文章讲了一位博士妈妈的故事,让我深有感触。


这位博士妈妈有一个近两周岁的孩子,她发现,当姥姥带孩子的时候,孩子会变得内向封闭,而且出现各种问题,而奶奶带孩子一段时间后,孩子会变得外向开放,也更开心活泼。



她回忆说,孩子的奶奶和姥姥面对孩子的叛逆时,都容易不愉快,但程度上差别巨大。姥姥会一遍遍给孩子施压,或者直接简单粗暴地逼迫孩子按她的方式来。而奶奶没有这么执着,她会变着法地逗孩子听自己的,而且有一定的耐心,愿意等着孩子。


随着咨询的深入,这位博士妈妈想起自己童年时妈妈似乎也是如此,那时她的脾气更暴戾,控制欲更望,而自己在这种“顺从”教育下长成了一个乖得不得了的孩子,根本不敢违逆妈妈的任何意志。而现在,她自己的孩子也被重新带到了这种“被顺从”的相处模式中。


这位博士妈妈的故事是普遍存在的。武老师在其他咨询中也发现,就在幼儿园中也普遍存在类似的,园长、幼师以及其他工作人员强迫孩子们顺从自己的意志的情形,甚至包括孩子们的午休姿势、大小便频率也必须保持一致。


武老师在文章最后给出了一个语重心长的结论:


我们的家庭中,太容易让孩子顺从,“听话”这两个字如此普遍,这在一定也证明了这一点。如果家庭中都逼迫孩子听话,而幼儿园和整个教育体系也一样,那么,是不是可以说,我们都在逼迫孩子顺从,放弃自己的意志呢?


我们总在讲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可生命一开始,就被教导顺从,那这可以说是一种地地道道的“输在起跑线上”。





    

03

    


这篇心理学的文章深深地触动了我。我想,如果这位博士妈妈不曾觉知到自己妈妈错误的行为模式,她的孩子可能很快也会被驯化成一个像她一样乖得不得了的孩子,甚至也许在姥姥和奶奶的不同模式里,还会变得更凌乱而分裂。幸而这位博士妈妈觉知了。


这位妈妈,本来跟自己婆婆的关系不太好,但她觉知之后,开始主动和婆婆修好关系,因为不想让孩子处在一个分裂的三角关系中,也从此越来越有力量去在关系里捍卫自己的意志和空间,因为她要给孩子做一个榜样。



这让我想起武志红老师提到,他直到成年后才发现,自己虽然讨厌自己父亲的软弱,但发现自己在某些时候的行为模式竟然与父亲出奇相似,说明他在潜意识里其实是认同了父亲。这种潜意识的认同非常隐秘,直到链条中有一个人开始产生觉知。


有一位导师曾对我说:你是比你爸妈做得好一些,也并没有好太多。我想,她大概也说的是这种潜意识里的认同。


而人是会不断成长的,成长就是不同理念之间的对恃,像这位博士妈妈,她小时候接受了“顺从”教育,长大后当自己的孩子再次经历同样的“顺从”教育,直到她开始觉知,并从此开始有意识地捍卫。


说到这里,我不禁再一次感叹教育的神奇。或许学历并不重要,这个故事也并没有强调这是一位“博士”妈妈,但是确实是高等教育教会了我们明辨事理的能力、体系梳理的能力和俯瞰人类认知边界的视野。在这些的加持下,我想,可能觉知会更容易发生。





    

04

    


回到开篇的问题,如果说 “生命一开始就被教导顺从” 是一种地地道道的“输在起跑线上”,那么起跑线究竟是什么呢?


知乎上有一个高赞回答,我觉得用来解释这个问题十分恰当:


你知道吗,我觉得最烂最烂的牌不是家里多么贫困,欠了多少多少钱。一副真正的烂牌,是父母带给你的悲观,自私,冷漠与自我厌弃等等,这种儿时的环境所造成的性格或者心理问题可能会阻碍一个人一辈子。


有父母的爱,养成坚强乐观,正常的性格,就是一副最好的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