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欢喜#见感思行#卡片训练营,本篇为卡片记录训练第【3】天,共21天。


古典《跃迁:成为高手的艺术》

#方法# #反常识# #金句# #优势# #价值#



问:我不聪明,如何取胜?

【见】

故事1:51%哲学 
韩国棋手李昌镐号称“石佛”,是围棋界一等一的高手,他下棋的特点是——很少有妙手。面对记者的采访,李昌镐说:”我从来不追求妙手。……每手棋,我只求51%的效率。我从来不想一举击溃对手。“ 李昌镐的”围棋十诀“中第一条就是,不得贪胜。 


故事2:结硬寨,打呆仗 
晚清名臣曾国藩本是一介书生,但他在太平天国运动时却领导湘军,战胜了当时战斗力爆棚的太平军,帮当时悬崖边上的大清王朝续了命。他打仗的心法就是”守拙“——用最笨的方法”结硬寨,打呆仗“。在进攻前先扎营做”三防“,修墙、挖壕、扎花篱,用无比牢固的防守让太平军无计可施。一旦太平军停止进攻,清军就用相同的方法继续挖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等到太平军弹尽粮绝之时,轻松克之。 


故事3:日行20英里 
1911年10月,挪威的阿蒙森和俄罗斯的斯科特两位探险家同时分两路出发,竞争第一个到达南极点的荣誉。在整个探险过程中,阿蒙森一直坚持持续推进的原则,在天气好时绝不会走得太远,以免筋疲力尽;在遭遇恶劣天气时,也坚持前进,保持每日行程都在15~20英里(约24~32千米)的进度。而斯科特让队员们全力以赴,而在天气不好时,则躲在账篷里抱怨鬼天气。当年12月15日,阿蒙森成功地把挪威国旗插在了南极点,而斯科特控险队的5名成员在探险途中全部遇难。




【感】

身为一介北漂,身边的聪明人简直不要太多!他们做事好像好像从来都很easy,也讨人喜欢,自己反倒总是笨手笨脚的。时常在想,在北京这样一个竞争白热化的城市,在IT互联网这一个竞争白热化的领域,我是不是快要成为溺水的人了?怎么才能突出重围,取得胜利呢?

 
古典老师在书里一直强调一个观点:聪明没有护城河、灵感也没有护城河。要想成功,就要追求持续迭代,系统性进步;不求妙手,不得贪胜。


【思】


  1. 高手追求迭代,所以做事一定要有方法论、讲原则。平时只能打60分的人,遇到灵光一现可能会在某次跃升为95分的黑马,但平均分90分的高手才会让人持续产生信任。也就是高手的期望更大、方差更小。村上春树在《当我跑步时我想些什么》一书里提到,很多职业小说家都过着一种不健康的、颓废的生活,靠消耗自己以乞求”不俗“的创作灵感,但他却通过长长久久的锻炼,让自己以健全的肉体对抗写作这种似乎不健康的营生。或许村上潜在的思考便是:光靠灵感是不行的,迭代是必须的,健康的肉体方为迭代的前提条件。通过观察身边的人是否有方法论和原则,我们可以很清楚地判断出来哪些是真正的聪明人,哪些是耍滑头的。选择持续向真正的聪明人靠拢,就是选择向迭代靠拢。

  2. 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在追求妙手呢? 
    一个简单的方法是想想,我想做的事情如果要做成,是否期待奇迹出现? 
    你要参加一个考试,平时没有刻苦练习,期望考题中不要出现你不熟悉的内容。 
    你要进行一场演讲,事前没有演练,期望临时超常发挥。 
    你负责一个业务,自己不精熟,希望领导从来不要过问。 
    你要参加一个谈判,期望对方不要那么难缠。 
    你要去拉一个投资,知道自己的产品还不行,却希望投资人非常认可你的产品。 
    这些都是期待奇迹的出现。而高手是从来不期待奇迹的。

  3. 专注才能迭代,迭代才能无敌。古典老师说,一个看清楚自己在迭代什么的话,就找到了自己的护城河。其实只要专注,迭代只是随之而来的一个结果,无敌只不过是再其后的一个结果。那么,如何才能做到专注?专注些什么?这又是前面我们拆过的”头部效应“、”价值“、”优势“了。只有了解了自己的高价值区和高优势区,才能更好地实现专注。



【行】
  1. 在”古典古少侠“的微信公众号上回复”专注“两个字,下载了极简专注卡片——它已经是我的手机屏保了。

  2. 通过阅读、体验、写作、与牛人交流,不断形成自己的原则和方法论,找到迭代之道。

  3. 本周六将在班级群做一次分享,我可能会基于这几次的卡片,说说对《跃迁》这本书的理解。这将是我的第一次分享,肯定会生涩,但我可以在这一版本的基础上持续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