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心理学##心理否认##意识形态##查理·芒格# #穷查理宝典#

彼得·考夫曼《穷查理宝典》


见: 
有史以来最著名的心理学实验是米尔格拉姆实验——他们要求人们清醒地对一些无辜的人进行电刑。在他们的操控之下,这些正派的志愿者大多数执行了酷刑。

米尔格拉姆开展这个实验,是在希特勒命令许多虔诚的路德教授、天主教徒去执行他们明知道不对的事情。他想要发现权威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被用来操控品德高尚的人,迫使人们去做一些明显错得很离谱的事情

他得到了非常具有戏剧性的实验效果。他设法让那些品德高尚的人做了许多可怕的事情。 
但是许多年来,心理学教材把这个实验当做是对权威的作用的证明——权威如何被用来说服人们去做可怕的事情。


感: 
“心理否认”是芒格除了多元思维模型之外,提到最多的一个需要注意的方面。他认为在所有人们应该掌握却没有掌握的模型中,最重要的模型也许来自心理学。他用了不小的篇幅、举了伟大的语义学家乔姆斯基和沃伦 巴菲特的例子,告诫我们应该警惕严重的意识形态

他提到的“意识形态”就是“心理否认”,即:当你笃信一样东西或一个观点,那么就会对与之对立的东西或观点持强烈的否定态度。

这很像“洗脑”。

我想起今天加的一位【见感思行】的群友,自我介绍时他提到自己最开始加入了007但后来退出了,原因是不喜欢那种打了鸡血一样的氛围。我觉得他说得有一定道理。007早期曾大力宣传写文章的好处,后来出现了一些反对的声音,这促使大家进一步深入思考写作的意义是否真的这么大、写作是不是非要以文章的形式、是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写作,等等。

这算一个相对正面的例子。但是,如果受到长期以来的某种意识形态影响,比如同性恋非法、婚前性行为不道德、男尊女卑等等,那可能就没那么容易超脱,甚至本人也很难意识到自己有强烈的意识形态,但可能会经常让别人很不爽。


思: 
怎么才能做到时刻对意识形态的警惕呢?

有人可能会说,要吾日三省吾身,用自我否认来对峙意识否认。但是我并不认为这是什么好方法,我们完全可以有更轻松的方式。

活得开放是我所认为的答案。我发现,很多时候并不是自己做得不好而不自知,而是没有看到更好的。比如习惯性地父母争吵、与男女朋友冷战,这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吗?不能,你清楚地知道。但就是很难改变。但是,当你看到更好的相处模式时,会自动触发你的思考:噢!原来自己潜意识里竟然是这么想的啊!原来还能这么想这个事情啊!此之谓从潜意识到意识的转变。当这一刻来临,改变自然发生。

在这里我并没有强调开放的心态,我强调的是开放的生活状态。我认为心态是一种结果,而状态是可以是原因。

比如,我昨天在飞机上看了一部电影《魅影缝匠》,男主人公是一个天才的服装设计师,受到所有女人和王公贵族的追捧,但他却过着一种修道士般的生活——孤独、自我、禁欲。他深爱的也深爱着他的女主人很年轻,她喜欢更鲜活的生活。他们的磨合非常艰难,但女主人公看到了爱人内心深处冰封的篱墙,用自己的方式破除了他对社交及亲密关系的恐惧,实现了爱情里的驯服和救赎。

在这部电影里,男主人公的意识形态十分严重。比如芦笋就该清炒加盐,加奶油就是错的; 参加舞会是罪恶的,就该宅在家里; 认为自己是一个不婚主义者,结婚会令他失去自我。他的意识形态已经严重到渗透进生活的细节之中,令人不安、恐惧、厌恶。但是女主人用自己开放的生活和不甘俯首的骨气,柔软又坚硬地在他的生活里费力撬开一个缺口,让他的心也变得和煦又深挚起来。

说到最后,我才发现,其实“对于心理否认的严重警惕”是个伪命题,你不需要警惕坏,只需要靠近好,毕竟好坏是更直观、更容易的判断。我相信世界是公平的,那些拥有最少问题的人会活得更好,即:你的心态、你的认知,乃至你的人本身,会cash out. 靠近他们,已经从无形中帮你回撤了不好的意识形态,包括心理否认。尽管这个过程很容易会让你感到不悦和痛苦。


行: 
向真正过得幸福的人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