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武志红有一个非常不同寻常的观点:自信,从来不是A相信A,而是自己的一部分相信自己的另一部分。


是不是听起来有点分裂?


事实确实如此。我们通常说,自信是“自己相信自己”,但从逻辑上讲是没有“A相信A”这一回事的,有的只是“A相信B”,所以自己相信自己这个说法准确的意思应该是“自己的一部分相信自己的另一部分”。


于是提到心理学上“内在父母”和“内在小孩”两个概念,它们的意思是在小孩的语言和意识形成之前,由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相处模式所决定的、在孩子潜意识中形成的客体和主体。


用“内在父母”和“内在小孩”的概念讲,自信就是“内在父母相信内在小孩”。如果在童年时,一个孩子从父母那里获得了足够的相信,他就会把这个关系模式内化到内心,从而形成自信的内在关系模式。


同样的,自卑就是“内在父母不相信内在小孩”;倔强,就是“你又不爱我,为什么让我听你的。”


2

我们常常评价一个人不够自信,很多人也知道自己其实不够自信。


不够自信的人往往会陷入一种焦虑感:我不够自信啊,我一定要做点什么来让自己变得自信。比如练习演讲、做销售,等等。


比如十年前的疯狂英语李阳,他在全国各地推销自己的英语学习方法,提倡大胆开口,坚决不要脸。但是,他的家庭生活非常糟糕,他的妻子也因受到他高频高强度的家暴而求助媒体。著名媒体人柴静就此做过专题报导。而我们知道,家暴的根本原因往往是心理上不够自信,所以要从武力上找到控制欲和成就感。


所以,死命揪着自己的“不自信”开刀,拼命让自己看上去自信,其实恰恰不能解决不自信的问题。


究其原因,在看了武志红的专栏后我才意识到——是因为“自信”这两个字还不够根本,要深入到源头,即关系模式中去解决。


3

将“自信”这一概念用关系的语言表达出来,就是在孩子处于十分幼小的时期(通常的说法是6岁以前),没有从父母那里得到足够的自信。


这种自信不足体现在什么地方?


可能是婴儿想吃奶时,妈妈惯常地忽略了孩子的需求,让孩子认为自己想吃奶的行为和动作是不对的。也有可能是妈妈常常生气,让孩子太照顾妈妈的愤怒,从而对自身的情绪或需求非常克制,逐渐钝感。总之,孩子的合理需求没有得到正常满足,长大就会很容易不自信。


武志红在《巨婴国》这本书里提到贵州毕节服毒自杀的4个孩子,他提供的视角是父母(或家里的劳动力)都出去打工或工作,导致了很多留守儿童无人看管,造成了极大的心理疾病的隐患。书里有段话是这么说的:


其他父母怎么解决这个(出去干活没人带娃)问题?很简单,就把刚生下来的孩子放在炕上,在炕边做一些防护,防止孩子从炕上掉下来,就可以了,然后父母去地里干活。

如此,就有了一个惯常性的笑话:有一天从地里干活回来了,突然发现自己孩子会在炕上走路了,于是父母们带着惊讶的到处笑着宣扬——我们家孩子自己会走路了。

对婴儿来讲,这是极其可怕的经历。我通过咨询发现,对于婴儿来讲,如果身边没有人陪着,那意味着,他时刻都处于地狱中,甚至,他时刻都是在和魔鬼打交道。

用稍理性的话来说,即精神分析的一句名言:无回应之处,就是绝境。

这可能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但确实说明,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性格养成、心理健康非常非常重要。而决定一个人是否自信的剧本,很可能已经在这时候已经写下了。后天想要改变,何其艰难。


由此,我不禁想到现在市场上也大有宣扬的“钝感力”,提倡在工作或生活中遇到挫折时,不要玻璃心,要学着让自己变“钝”。但正如自信不是自己相信自己一样,钝感力这三个字也不足以描述关系中的根本性的东西,当然也不是让自己变得迟钝,而是一种恰如其分的化解。


4

下一次,如果再觉得自己不够自信,请别push yourself too hard. 想一相,是不是小时候在家里没有得到父母足够的信任,告诉自己,这是原生家庭中的关系模式所带给自己的性格,而且已经经过了这么多年,再急也不可能一朝翻盘。


但是,只要透过不自信的表面看到更深层的原因,那就有了疗愈的可能,正如精神分析中常说的一句话:看见即疗愈。剩下的,请多给自己一些时间,慢一点,再慢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