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毕业生小倩的故事


古典老师的《跃迁》这本书我虽然读过两遍,但有一处一直没有理解透彻。


这一处就是关于选择的——“头部效应”。


他在这本书里提到了一个例子,非常耐人寻味。故事是这么说的:


一个姑娘叫小倩,大学毕业后有两个机会:一个是去国有大银行做柜员,一个是去互联网金融公司做总助。选择哪个?


我问她:“进银行现在都得靠关系,你家里有人吗?”


回答说没有,亲戚托人转了两道手的关系,也只能帮到这一步了。


古典老师给出的建议是:只要互联网金融公司不算太离谱,就选总助。国有大银行虽是航空母舰,但没背景的柜员就是甲板上擦地板的小兵,毫无比较优势可言。互联网金融公司虽然只是个小游艇,只要在快速学习上突围,总助做好了就是大副。鸡头比凤尾离凤头更近。


接下来要考虑的是比较优势:新领域不可能什么都学,聚焦什么?要看你有机会做哪个细分领域的高手。小倩调查、思考一圈后有了结论:不要去碰那些专业性太强的金融、大数据、算法领域,干不过专业人士 ,理解到应用层面就好;不要搞政商关系,要是缺乏家世资质或并不是貌美如花,也没法做第一;有机会成为优势的是理解商业模式,做运营。


两年时间里,小倩全力学习互联网金融的运营,闲时写作散播影响力,争取成为年青一代的头部。


两年过去,原公司倒了,她拒绝了银行请她回去做互联网金融的邀请,以50万年薪加股票期权去了另一家公司做运营合伙人。




2. “头部”的再解读


古典老师在《跃迁》这本书里提到了“头部效应”的概念,简单来说,投入产出比最高的20%的赛场为高价值区,个人实力排在赛场序列前20%的为高优势区。同时符合高价值和高优势的选择,就是我们可以选择的头部赛道。


当提到价值的时候,是指行业、城市、公司实力等个体之外的非个人化因素;

当提到优势的时候,是指你的学历、软硬实力、个性、相貌、资源等个人化因素。


对于故事里的小倩,刚刚毕业,很难说有什么优势。在她可以选择的大银行柜台和互联网金融公司总助两个岗位中,大银行在银行这个行业内,是“高价值”区,但在个人优势上,处于“低价值”区;互联网金融公司在行业内,可能公司实力并不强,也属于“低价值”区。


但是,银行业的业态、排名已经相对固化了,而互联网公司风头正劲,风口、战略等态势的转化瞬息万变。从这个角度看,银行业的“低价值”区可能一直都属于低价值区,但互联网行业的“低价值”区则很不一定。而且,快速变化的行业就像尚未固化的阶层,只要瞄准时机,跳到高价值区也非不可能。


也就是,在判断价值时,要站在行业的角度、以发展的眼光来评判。


而说到优势,如果当下没有优势,那么只要快速学习的能力跟上,也能聚焦一处快速发展出一项优势来。在发展优势的过程中,最大的敌人是不够专注。如果小倩同学又想学运营,又想做产品,还想考公务员,那最后的结果一定是原地踏步。


这样一来,就兼顾了高(行业)价值和高(个人)优势。




3. 我的策略


古典老师有一句话:战略,一定要帮助你在当下破局。


不要关注那些离你很远的,无法影响到的赛道。对普通人而言,最容易进入的头部其实就在你身边。


我在跃迁02 | 毕业十年,你有什么力量,揪着自己的头发把自己从泥地里拔起来?这篇文章里曾经拿“头部效应”分析了自己当下的工作,那时主要是分析各岗位的价值。


但现在我知道,应该站在行业的角度来看价值,岗位角度更适合分析个人优势——


我所在的公司是一家互联网通讯公司,提供企业通讯服务,我现在的岗位是一名解决方案售前。


分析:


从价值角度看。toC的公司已经进入存量时期,竞争已是红海,而toB公司(企业级服务)是互联网的下一个增长点,目前还是一片蓝海。而在企业服务领域,目前的公司已接近年收入10亿的独角兽阵营。可以说,公司处于“高价值区”。


从优势角度看。解决方案售前是一个技术工种,在面对客户对产品和技术的双重challenge时能树立一个技术专家的形象,而技术专家并非我对自己的定位。按照古典老师对选择四象限的分类,我目前的站位属于“高价值、低优势”的肥尾。


那么我的优势是什么呢?


我对自己的认知是:喜欢研究商业模式,喜欢分析、喜欢写作。那么我应该专注于发展运营或市场类技能,像故事里的小倩一样,专注学习+闲时写作,等待自己的风口,而不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尽管知道技术不是自己的优势但是任由自己边颓废着,边不聚焦。




4. 用好这个工具


一直以来我自认为的一个优点就是:一本书我可以读十遍,直到读懂为止。然后按照其中的道理践行,直到亲身体验证明它究竟对或不对,适或不适合自己。


非常幸运地,时隔一年我终于想明白了“头部效应”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也知道了“价值”和“优势”应该怎么解读。接下来要做的便是用好这个工具,让自己在选择时真正做到不迷茫。